中国近代文学丛书(24种40册)电子版
书名:中国近代文学丛书 作者:翁同龢 曾国藩等
出版机构: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3-2009
格式:PDG高清 容量:3.10GB
近代文学亦称晚清文学,共80年(1840-1919)。其间经历了清代极其腐朽孱弱的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五朝和清覆灭后极其黑暗混乱的北洋军阀统治。是在这特定时代背景下产生的中国近代文学,作为历史的“中介物”,重大的转折点,它既是中国古典文学的发展和终结,同时又是现、当代文学的胚胎与先声,一向被视为“五四”新文学之父。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人们至今对这一大片有待开垦的处女地还思想模糊,认识不清。有鉴于此,上海古籍出版社近年来在国内率先推出《中国近代文学丛书》,有选择地出版近代具有代表性的大家诗文别集,为广大读者尤其是文学研究者提供一个原始、可靠、完整、周全的版本。本丛书第一辑今年初已刊行,共六种:即陈三立《散原精舍诗文集》、樊增祥《樊樊山诗集》、范当世《范伯子诗文集》、易顺鼎《琴志楼诗集》、杨圻《江山万里楼诗词钞》及郑孝胥《海藏楼诗集》。丛书之标校整理者均为近代文学领域的专家学者,版本讲究,标校精审,而且沙里拣金,不遗余力地辑有逸诗佚文和大量相关的序跋及评论资料,并附有相关年谱简编文字,是研究近代文学与近代史不可或缺的基本材料。
《中国近代文学丛书》第二辑也即将付梓,计有:陈宝琛《沧趣楼诗集》、宝廷《偶斋诗草》、李慈铭《越缦堂诗集》、何绍基《东洲草堂诗钞》、江湜《伏敔堂诗录》及曾广钧《环天室诗集》等。
丛书是一种汇集各种同类性质或不同类性质以及多种性质的重要著作而辑印聚集在一编的大部头书。正式启用“丛书”这一名称,盛于明清两代。在此以前,虽有丛书性质而並不称为丛书的,如宋人所辑的《百川学海》等,还不算在内。丛书从正式启用此名到发展,越来越多,有以时代为范围的,如《汉魏丛书》、《唐宋丛书》;有以辑佚书为范围的,如《汉学堂丛书》;有以史学方志考订研究为专题的,如《广雅书局丛书》、《史学丛书》之类;有仿刻或翻刻以至影印宋元古籍版本为宗旨的,如《士礼居丛书》、《古逸丛书》、《续古逸丛书》之类;有以校勘古籍为宗旨的,如《抱经堂丛书》、《经训堂丛书》、《岱南阁丛书》之类,这都是汇辑多家著作于一编者。此外,又有刊一人独撰著作的,如清王初桐《古香堂丛书》、张云璈《云影阁丛书》、焦循《焦氏丛书》、朱骏声《朱氏丛书》、丁晏《颐志斋丛书》、胡薇元《玉津阁丛书甲集》、況周仪《蕙风丛书》、易顺鼎《琴志楼丛书》、吴之英《寿栎庐丛书》、曹元忠《笺经室丛书》、章炳麟《章氏丛书》等,偻指不可尽。现在上海古籍出版社在负责编辑的《中国近代文学丛书》,便是属于《汉魏丛书》、《唐宋丛书》等以时代为范畴的一种大型丛书。
丛书而以“近代文学”为帜,从名称上看便知为近代,而现代、当代不在内。近代的范围,现在学术界公认为始于一八四〇年鸦片战争以后,迄于“五四”新文学改革运动以前。但这一阶段的文学家,有生略早于一八四〇年,死或更在“五四”以后较长一段时间,而其人主要的文学成就或成名,则在此时期内的,一般也认为应包括在内,当然也包括了“同光体”、强邨词派、“南社”等流派。它不是简单地类同于《近代文学大系》那类“大系”式的分类选熬(当然,可以包括有价值的选本在内),而是近代各种旧体文学专着的精华,或已刊而流传不广,现多已绝版者,或至今未刊者,或所刊不全者(如近代著名文学家黄人的《石陶梨烟室诗词》,闻近有人从全国的期刊、各地的图书馆、藏书室等处,收集不少已刊的黄人集子以外的东西),一种一种地校刊或影印问世。近代文学介于古代文学和现代文学之间,其在文学史上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地位和作用,自是无须赘言,至于近代旧体文学的样式,到今天还有不少爱好而能写作很高明的人,便可证明它的生命力依然存在,如新文学的巨擘俞平伯、沈尹默诸先生晚年都不写新体白话诗而改写古体诗词便可为证,骈文、散曲等,专门名家也很多。这里,不是在讨论新旧文学高低的较量,所以不多饶舌,祇是阐说一下“丛书”而名“近代文学”的简略内涵。由于编者的学力视野有限制,这部丛书,无疑会存在取舍、标点等方面的不足,统待读者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