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岭南佛门史料丛刊(5种10册)PDF电子版下载

清初岭南佛门史料丛刊(5种10册)电子版

作      者:澹归和尚、成鹫和尚、徐作霖 黄蠡等著

出 版 社:广东旅游、西泠印社等

出版时间:2004-2008

格式:PDG高清                            容量:566.00MB

书目:

《咸陟堂集(套装共3册)》

海云禅藻集(1册)

徧行堂集(4册)

瞎堂诗集(1册)

大汕和尚集_(1册)

《咸陟堂集(套装共3册)》主要内容:岭南佛门是中国佛教的滨海法窟,名刹林立,高僧辈出。历代的大德上人,继承了”以华情学梵事”(宋释赞宁语)和”以忠孝作佛事”(宋释宗杲语》的优良传统,在人间化的实践中发扬高风喜节,光耀乡邦,垂范后世。明清易代之际,社会动荡不安,禅林也风起云涌。《遗民所知传》早已指出:”明之季年,故臣庄士,往往避夜浮屠,以贞厥志。”甲申(二八四四》之后,男女遣民逃禅成风,逐步形成爱国爱敎的三大中心:江南有苏州灵严寺的弘储法师(二八零五至二八七二),滇南有鸡足山的担当法师(一五九一至二八七三》,岭南则有海云寺的天然法师(二八零八至二八八五》。后者将弘法护生与忠孝节义结合起来,言传身敎,不遗余力,成为十七世纪岭南佛门的精神领袖。在天然法座周围,集结着大批志士仁人式的社会精英,他们的死生去就和翰墨诗文,使滨海法窟放出世纪之光,与唐代曹溪道场的兴起前后辉映。

澹归(1614—1680年),法名性因。俗姓金,名堡,字道隐,号卫公。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明崇祯九年(1636年)参加乡试中举,27岁时进士及第,曾任明临清知州。清兵人关后,澹归随南明隆武帝,任礼科给事中,后随永历帝,授兵科给事中,辗转浙江杭州、台州,福建,广东南雄、肇庆、韶关,广西梧州、桂林。至桂林后,辞去官职,与通政司印司奇同寓茅草庵,落发为僧。后至广州海幢寺人天然和尚门下,曾任伙头、知客等职。

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明朝遗臣李充茂见复明无望,准备回归故乡,行前将其兄李永茂(此时已故)在仁化县的产业丹霞山施予澹归。康熙元年(1662年),澹归至丹霞山开辟道场,建佛堂精舍,名为别传寺,自充监院,亲撰《丹霞山新建山门记》,《丹霞施田碑记》之一、之二。后又建曲江会龙庵、仁化准提阁、始兴新庵、南雄龙护院,合为丹霞四下院。澹归在丹霞山弘法士5年,从之学禅者众。别传寺盛时有僧几百。

康熙十九年(1680年)圆寂。据说死前作一偈,曰:“人俗人僧,几番下火,如今两脚捎空,依旧一场仫【(情-青)+罗】。莫把是非来辨我,刀刀只斫无花果。”并留下遗嘱: “收遗骨投于江流。”门人不忍投弃,奉骨灰葬于丹霞海螺岩。

澹归文武双全,精通诗词、书法,尤其擅长草书。他又是一位深明大义的爱国僧人,忧国忧民,每以诗文言志,撰成《岭海梵余》、《遍行堂集》等;还曾参与《韶州府志》、《曹溪通志》的编修。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南韶连兵备道李璜偶以公事过丹霞别传寺,见寺中有厨,封锁甚固,强行启厨,发现所藏澹归诗文集,内有谤毁清廷之语,遂上奏清廷。清廷下令毁澹归骨塔及碑志,其遗著、墨迹全部销毁,地方志乘所刊澹归诗文尽行铲削,参与刻书及作序之人亦受惩治,别传寺改作十方常住,澹归支派僧人全部被逐。

Author: gujizili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