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军全集(全二十册)电子版
书名:萧军全集 全20卷 作者:萧军
出版机构:华夏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6
格式:PDF高清 容量:621.00MB
萧军,原名刘鸿霖,1907年7月3日出生于辽宁省义县(现为锦县)。30年代与萧红一起去上海,在鲁迅先生的指导下从事左翼文学活动。1935年出版《八月的乡村》。抗战爆发后,在武汉与胡风等编辑《七月》杂志,后转赴延安、四川等地从事抗日救亡活动。1951年起,先后担任北京市文物组和北京市戏曲编导委员会研究员。1979年,重返文坛,曾任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会委员、中国文联委员、中国作家协会顾问、中国作协北京分会副主席、北京市老舍文艺基金会副会长及中国鲁迅研究学会理事等职。
主要著述
《跋涉》(与萧红合著)、《八月的乡村》、《羊》、《江上》、《绿叶的故事》、《十月十五日》、《涓涓》、《幸福之家》、《侧面》、《五月的矿山》、《过去的年代》(即《第三代》)、《吴越春秋史话》、《萧红书简辑存注释录》、《鲁迅给萧军萧红信简注释录》、《我的童年》、《从临汾到延安》、《萧军戏剧集》等。20卷本《萧军全集》即将问世。英国史学家沃尔什在《历史学可能是客观的吗?》中说:“当一个局外人观看历史学的时候,最打动他的事情之一就是他发现对于同一个题目有着各种各样分歧的说法。不仅真的是每一代人都发现有必要重写前人已经写过的各种历史;而且在任何给定的时间和地点,都可以对同样的一组事件得出互不相同的,而且显然是互不相容的各种说法,其中每一种都自称是给出了如果不是全盘真相的话,至少也是目前所得到的尽可能之多的真相。”
萧军是东北作家群的重要成员,小说家之一,经常与萧红被并称为“二萧”,他长期生活在社会的底层,具有反抗精神,并当过士兵和军官。
他的主要代表作是《八月的乡村》,描写了一支抗日游记部队的成长旧年公里,与萧红的写作风格不同,他的写作风格尖锐有力,钢劲雄浑,全书体现出英雄主义精神,他的其他作品还有《羊》和《江上》等,都是塑造东北人民的质朴和坚韧灵魂的。他的小说以广度和深度的开掘,题材的独特性,浓郁的东北特色,人物性格的刻画深度而受到重视。
萧军(1907年7月3日-1988年6月22日),原名刘鸿霖,曾用名刘吟飞、刘羽捷、刘蔚天、刘毓竹,笔名除“萧军”外,还有酡颜三郎、田军、三郎等,辽宁锦州人,“东北作家群”的领军人物,知名的左翼作家。
1925年参军入伍,在部队里学习了古文和旧诗的写作。1933年认识萧红,后出版了第一部小说、散文合集《跋涉》。1934年夏天和萧红来到青岛,后完成成名作《八月的乡村》。与萧红分手后与王德芬相识并结为夫妻。
1951年调至北京市“文物组”当文物研究员,先后写出了《五月的矿山》《吴越春秋史话》等大量作品。1988年6月22日在北京逝世。
萧军(1907.7.3-1988.6.22)原名刘鸿霖,生于辽宁义县。另有笔名三郎、田军等。曾入本村私塾和本县小学。1925年考入张学良在沈阳办的东北陆军讲武堂第七期,学习法律和军事。1922年在哈尔滨化名“三郎”在各报纸上投稿为生。
1932年冬天结识萧红,不久同居。1933年两人出版了第一部小说、散文合集《跋涉》,其中有他6个短篇。1934年 l1月到上海,得到鲁迅亲自指导,参加了《海燕》和《作家》等杂志的编辑工作。1935年出版了第一部长篇小说《八月的乡村》。
1940年赴延安,先后担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延安分会理事及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教员。抗战胜利后,曾任东北大学鲁迅艺术学院院长。1948年加人中国共产党。[1]
解放后先在抚顺总工会从事戏剧创作和研究。1951年调至北京市“文物组”当文物研究员,不久专门从事写作。近年来他先后编写了《萧红书简辑存注释录》,注释了萧红、鲁迅给他的信。出版了自传《我的童年》。
1988年6月22日,萧军因病逝世于北京,享年81岁。根据他生前的遗愿,他的骨灰分别安葬在北京“万安公墓”和辽宁省锦县(今凌海市)的“凌河公园”(2007年7月3日更名为“萧军公园”)。他在给家人的遗嘱中说:“自己是一个穷文人,没有留下什么财产。有一点菲薄的积蓄捐给家乡,自己的文物、书籍要捐献给辽宁锦县萧军资料馆和有关文化部门。”2007年7月3日,“萧军故居”和“萧军文化广场”在凌海市沈家台镇落成。2008年6月,萧耘、王建中主编的《萧军全集》(20卷),由华夏出版社出版。同年7月2日,“萧军纪念馆”新馆在辽宁省凌海市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