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古旧地图研究(上下册全)高清PDF电子版下载

重庆古旧地图研究(上下册全)高清电子版

书名:重庆古旧地图研究                      作者:蓝勇主编

出版机构: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06

《重庆古旧地图研究》是重庆历史上第一部系统的古旧地图研究著作,为重庆市直辖以来,一项重大的文化工程项目。全书分成上下卷,共收录宋代以来近700幅地图,是从4000多幅古旧地图中选录的,不少都是第一次公开面世。书中收录了近700幅古旧地图,其中大量古旧地图是第一次公开面世的珍品,揭开了重庆许多古代秘密。

作为最早反映重庆三峡地区的地图,据蓝勇考证,《蜀川胜概图》为南宋人所绘。地图全长7米多,描绘了从岷山到巫山山脉川江沿岸的自然人文景观,画面上标注有160多个宋代地名,重庆境内三峡地区成为描绘重点。

《蜀川胜概图》中,三峡夔门、白帝城风光、区域布局一览无余。“从这张图中还能看到,奉节当时已经分了新城和古城。”蓝勇介绍,宋朝时的奉节扼守三峡,具有重要的军事地位,也是夔州路(路,相当于今天的省)的治所所在,属于当时夔州路的政治核心。今天的重庆主城,在当时叫做恭州,属于夔州路的管辖范围。“在宋代,重庆主城的地位远不如奉节。《蜀川胜概图》中,主城一笔也没描绘。”

但南宋年间,重庆主城地位开始上升。蓝勇说,南宋孝宗淳熙16年,也就是公元1189年,光宗赵享封为恭王,以藩王受禅登帝位,将恭州升为重庆府,但仍在夔州路管辖范围内。到了明清时期,随着政治经济地位的提升,重庆才成为更多人关注的区域。

长江嘉陵江叫大河小河

最早的重庆地域图是哪幅?蓝勇介绍,近来,有人认为康熙年间《皇舆全图》中的《重庆府图》、《夔州府图》为最早的重庆地域图,是完全错误的。实际上,康熙年间的《皇舆全图》只有分省图,后来出现的小叶本的分府图,是在雍乾时期,从雍正成书的《古今图书集成》中辑出改绘的地图,且非实测图。实际上,从分图合成今重庆地域最早的重庆地图,应该是明代正德年间的《夔州府志》和万历年间的《重庆府志》中收录的20多幅重庆各区县地图。

万历《重庆府图》中的巴县图,以写意方式描绘了城墙包裹着的城区,虽没标注出具体的城门名,但据考证,这些城门在布局上符合重庆九开八闭十七门的数量和位置。图中还标出了重庆府、重庆卫、巴县3个重要衙署,还有文昌宫、老君洞、黄葛渡等我们熟悉的地名。

在这幅图中,浮图关作为重庆城的重要关口,第一次在地图中出现,和长江、嘉陵江以及城墙一起构成了当时重庆城的防御体系。

好玩的是,长江在这幅图上被错误地标成了渝水。蓝勇介绍,实际上,该叫渝水的是嘉陵江。历史上,嘉陵江、长江曾有多个名字。明清时期,嘉陵江、长江的名字在老百姓口中更亲切、更有生活味:长江叫做大河、大江,嘉陵江则被称为小河。“听起来就像是一大一小两兄弟。”

老城共有102个坡坎街巷

都说重庆是山城,坡坡坎坎多,你知道重庆老城有多少个有坡坎的街巷吗?《重庆古旧地图研究》中收录了一幅民国初年的《重庆街道新图》,它可以告诉你答案。

《重庆街道新图》的作者是清末成都报业创始人之一傅崇矩,民国3年(1914年)由四川全省通信社川东支部印行,重庆有卖,一份地图一百文钱。目前,这份地图已十分罕见。图中,将重庆城分为上半城和下半城,重庆的大街小巷成为描绘重点,并特意在图上标注了街道,分成四时不乾之街巷、有坡坎之街巷和最繁盛之街道三类。

四时不乾———形容人流量大,日夜川流不息。包括十八梯、玉带街、三牌坊、朝天门、东水门、夫子池、千厮门等15处,多分布在码头附近。图中列出的有坡坎的街巷为数众多,共计102个,包括南纪门、水巷子、十八梯等。“证明重庆确确实实是山城,城区地势起伏多变。”

最繁盛之街道多位于下半城,共23个,包括陕西街、白象街、打铜街等。当时经济最繁华的地带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以陕西街为主干衍生开来。清到民国时期,陕西街、打铜街是非常繁华的主街,清末民初,票号、钱庄、银行等多集中在陕西街,1920年,这里还开设了重庆城最大的百货公司之一:重庆宝元通公司。至今,这里仍是朝天门市场店铺密集发达地段。另一部分位于以较场口为中心的环形区域,为开埠后、较场口军事功能消退后新兴的贸易集中地带。起初,较场口以小商品流通为主,和陕西街不在一个档次。到了民国初年,较场口已与陕西街一起,位列重庆最繁盛街道。

据了解,《重庆古旧地图研究》是重庆历史上第一部系统的古旧地图研究著作,为重庆市直辖以来,一项重大的文化工程项目。全书分成上下卷,共收录宋代以来近700幅地图,是从4000多幅古旧地图中选录的,不少都是第一次公开面世。

在这些地图中,有最早反映重庆三峡地区的地图———南宋《蜀川胜概图》(藏美国佛舍尔艺术博物馆),最早的重庆主城城区地图———明朝万历年间的《重庆府志》地图,最早的重庆府境彩绘全图———清朝顺治年间的《重庆府境全图》(藏日本天理大学图书馆),最早的四川分县地图集中的重庆分县图乾隆《四川通省山川形势图》等。

此外,《重庆古旧地图研究》还收录了众多川江航道图和军事图,其中包括抗战时间日本空袭重庆的飞行员使用的手绘地图《支那航空要图》、日本间谍绘制的《重庆市周边主要机构分布图》。

除了近700幅地图,该书还收录了35万字的研究文字,首次系统地对重庆地图绘制历史及地图反映出来的重庆历史进行了研究和阐述。蓝勇介绍,许多古旧地图都是不见于我国著录,只在海外有收藏。近10年来,通过各种途径,他从美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带回了这些珍贵的地图。

蓝勇介绍,抗战时期,日军实施的重庆大轰炸,给重庆人民带来巨大灾难。《重庆古旧地图研究》收录的《支那航空要图》,当年,日军飞行员正是按照这张地图上标注的轰炸点,对重庆轮番轰炸。

《支那航空要图》原图只有A4纸大小,是日军司令部于1938年5月所绘制的重庆附近航空图,比例尺为1:300000。左上方用圆圈标出“秘”字,左下方用竖行小字写着这幅图由“原图十万分一缩小翻印”。“这证明,这幅图应该另外有母本。”

蓝勇介绍,《支那航空要图》绘制虽极为粗糙,但是抗战时期日军航空军用地图,是日军当年实施重庆大轰炸、侵略中国的重要证据。

据了解,《支那航空要图》是抗战时期,重庆卫戍司令部在忠县击落的敌机中所获。地图中标注了观音桥、土桥场、九龙场等重庆城及周边场镇名字,寸滩、磁器口、白市驿等当时的重要场镇还被打上黑色圆圈,表明是轰炸重点。

该地图上,重庆浮图关以内的老城、江对岸的龙门浩、玄坛庙到弹子石一带以及江北嘴都被涂成一片黑色,加上了斜杠。“加黑处理标明,这些区域是日军大轰炸的重中之重。”

蓝勇,男,汉族,四川泸州人,1962年生,1983年西南师范学院历史系本科毕业,1989年西南师范大学中国古代史硕士研究生毕业,获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学硕士学位。
现为西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西南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历史地理学博士点学术带头人。主持纵横向项目30多项,出版各类著作20多部,发表论文180多篇、杂文30多篇。
同时兼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专家组专家、教育部历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历史地理》编委、《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编委、《中国人文田野》、《中国图像史学》、《西南史地》主编、中国唐史学会理事、中国民族研究会理事、中国西南民族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地理学会西南代表处委员、重庆市政协特邀委员、重庆史学会常务理事、重庆地理学会理事兼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重庆市三峡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重庆三国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重庆川江号子研究会副会长、重庆市旅游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重庆市文化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委员。
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获霍英东优秀青年教师奖(研究类)、四川巴蜀十佳优秀教师等称号和荣誉,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重庆市“322人才计划”第一层次人选、重庆市社会科学领军人物、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等。

Author: gujizili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