珲春副都统衙门档(影印本.共238册)电子版
书名:珲春副都统衙门档 作者:作者: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 /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合编
出版机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
格式:PDF 容量:2.75GB
《珲春副都统衙门档》收录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和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档案馆所藏的珲春协领和副都统衙门的档案。这批档案始于1737年,止于1909年,时间跨度长达165年,以满汉两种文字书写,但以汉文文字居多。其中绝大部分是簿册类档案,少部分是折件类档案。珲春协领和副都统衙门的档案,不仅保存数量大、文件种类多,而且内容丰富,可谓包罗万象,涉及面极为广泛。大凡职官、军务、旗务、民政、司法、财政、农业、矿产、商业、货币金融、文化教育、进贡物品、建筑工程、通讯、天文地理、礼仪祭祀、涉外事务均有涉及。这批资料的出版,对加深东北边疆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同时,它也是研究八旗制度史、中外关系史、东北民族史的不可多得的第一手资料。
珲春协领和副都统衙门是清政府设在东北地区的管理机构,负责所辖地区的军政事务。在其处理公务的过程中形成了大量的文书档案,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民族等方方面面,是研究清代东北边疆史、中外关系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的第一手资料。
珲春协领和副都统衙门的档案,不仅保存数量大、文件种类多,而且内容丰富,可谓包罗万象,涉及面极为广泛。大凡职官、军务、旗务、民政、司法、财政、农业、矿产、商业、货币金融、文化教育、进贡物品、建筑工程、通讯、天文地理、礼仪祭祀、涉外事务均有涉及。这批资料的出版,对加深东北边疆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同时,它也是研究八旗制度史、中外关系史、东北民族史的不可多得的第一手资料。
珲春协领和副都统衙门是清政府设在东北地区的管理机构,负责所辖地区的军政事务。在其处理公务的过程中形成了大量的文书档案,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民族等方方面面,是研究清代东北边疆史、中外关系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的第一手资料。
珲春地区毗邻俄、朝,为中国东北边陲重镇。有清一代,原隶属于宁古塔副都统衙门。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设珲春协领衙门,雍正五年(1727年)设副协领。乾隆元年(1736年),因外事殷频,奏加副都统衔。光绪七年(1881年),置珲春副都统衙门。宣统元年(1909年)裁撤。
副都统衙门是清代驻防八旗的地方军事组织,兼管地方行政事务。《珲春副都统衙门档案》(以下简称《珲档》),起自乾隆三年(1738),迄于宣统元年(1909),卷帙浩繁,包罗宏富,是研究清代东北边疆及中俄、中朝关系的重要史料。近年来,随着东北亚经济开发热的兴起,研究以珲春为核心的东疆历史、经济、文化、中外关系等问题,成为现实社会之急需。所设档案,举凡政治、军事、民事、外交等,无所不包。载记翔实,极富史料价值,弥足珍贵。分载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至宣统元年(1909年),珲春建置及兵员等档案64件,为研究珲春副都统衙门的军政建置、沿革、范围、裁撤等问题提供了珍贵的史料。
关于珲春军政建置自康熙朝至同治朝间沿革,《珲档》的记载简略而准确,弥补了其它官私文献散乱不确之弊病。有载:“珲春地方于康熙五十三年将库雅拉人等编为三佐领,设立佐领三员,骁骑校三员、兵150名,本年由宁古塔移驻兵40名,共兵190名、协领一员,防御二员、笔帖式二员。雍正五年添设无品级教习官一员。乾隆十七年从三姓地方移驻兵60名,乾隆二十五年裁减吉林打牲乌拉两处兵丁缺额添设之兵150名,共兵450名,内领催27名。内于乾隆二十七年选放废官九名。道光六年移驻阿勒楚喀、拉林两处之兵,缺20名开除,现共有兵430名,内领催兵27名。以上三佐领俱系满洲旗分,并无蒙古、汉军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