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柏林国家图书馆 高清电子版
格式:PDG/JPG高清 容量:35.70GB
柏林国家图书馆全称“德国柏林国立普鲁士文化遗产图书馆”(德语:Preußische Staatsbibliothek), 是隶属于德国普鲁士文化资产基金会的图书馆。该图书馆依照联邦州法律的规定座落在首都柏林,以大约1000万的藏书量成为德国最大的综合性图书馆,其中坐落于菩提树下大街的1号大楼主要收集了到1955年为止的历史书籍,1978年建成的波茨坦大街的2号大楼主要担负着借阅与大型信息图书馆的功用,位于Westhafen的图书馆主要收藏期刊类读物。德意志国家图书馆(Die Deutsche Nationalbibliothek)是联邦德国的国家图书馆之一。做为非借阅图书馆,德意志图书馆承担着从1913年以来所有德语出版书籍的保藏工作,除此之外该图书馆还负责制定德国国家书目。
由于德国一直以来的联邦制和历史问题,在其历史上从来没有过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家性图书馆, 倒是德国境内几个大政治区域性图书馆扮演了国家图书馆的角色。这些图书馆分别是:
巴伐利亚洲的巴伐利亚国家图书馆
普鲁士时期的普鲁士国家图书馆,现在的柏林国家图书馆(全称:德国柏林国立普鲁士文化遗产图书馆)
德意志图书馆(由莱比锡国家图书馆、法兰克福国家图书馆和在柏林的德国国家音乐档案馆组成)
在德国,由于历史和体制的原因,从来没有存在过真正意义上的独立的国家图书馆。两德在统一前和统一后,国家图书馆的职能都分别由几个图书馆共同承担。统一前,东德有两个国家图书馆,它们是:设在莱比锡的德意志图书馆和设在东柏林的德国国家图书馆。在西德有3个国家图书馆,它们是:设在法兰克福的德意志图书馆;设在西柏林的国立普鲁士文化遗产图书馆和设在慕尼黑的巴伐利亚州图书馆。
两德的统一,使新的行政与政治机构取代了前东德各个领域的这些机构,政府管理体制的改变,直接影响到国家、地区及地方各级文化教育机构和图书馆管理体制的改变。国家图书馆也不例外,在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经历了深刻的变革,首先面临的便是机构的改制。
为此,在统一前5个月成立了由两德政治家和图书馆专家组成的图书馆工作组,商讨有关统一后的图书馆事务。它作为立法咨询机构,为《联邦统一法令》中有关图书馆业的条款提出建议,作出了统一后德国图书馆联合计划。根据协议,统一后的德意志图书馆由以下3部分组成:莱比锡的德意志图书馆、法兰克福的德意志图书馆以及柏林德国音乐档案馆合并而成,性质为参考图书馆。于是根据1990年10月3日的统一法令,1912在莱比锡成立的德意志图书馆、1947在法兰克福成立的德国图书馆与1970年成立的柏林德国音乐档案馆部合并为新的德国国家图书馆,馆长为克劳斯-迪特尔·莱曼教授,从此结束了长期以来前两馆作为德国两个书目中心并存的局面。
莱比锡的德意志图书馆建于1912年10月3日。它是在德国书业联合会的倡导和推动下,由德国书业联合会、莱比锡市和萨克森州三方签定协议而成立的。最初经费由书商负担,1921年因财政危机,国家开始给予援助,1923年正式由国家接管。1933至1945年希特勒政权统治时期使该馆对外关系几乎中断,在1944年甚至停止阅览,1945年11月重新开放。二次大战后德国分裂,使位于当时苏军占领区的莱比锡馆失去了德国藏书中心的地位,变成原东德的国家图书馆。
法兰克福的德意志图书馆是在著名图书史学家和图书馆学家H.W.艾泼海姆和出版家G.K.肖艾尔的倡议和努力下,经美军占领区军事当局、法兰克福市政府及德国书商协会同意,于1946年12月建立的。1969年3月,原西德政府颁布法令,确定该馆为联邦政府直辖的独立法定机构,隶属联邦政府内政部。而在此之前,它由黑森州政府、德国专业协会和法兰克福市共同领导。1970年在柏林建立了德国音乐档案馆,作为法兰克福馆的一个分馆开展工作。
由于德国是一个松散的联邦制国家,在图书馆事业管理体制上,根据德国基本法,各州在文化上享有高度的自治权,联邦政府对图书馆事业没有很大的管辖权。联邦文化与传媒部中的有关部门对德国图书馆业起着总的协调和咨询作用。
就国家立法而言,德国至今没有一部全联邦性的图书馆法。在两德统一之前,东德政府曾在1968年由部长会议发布民主德国图书馆法,1971年又重新颁布经过修订的《图书馆法》。该法规定了国家图书馆的职责、行政组织及有关业务等。1960年和1970年两次立法使莱比锡的德意志图书馆获得缴送本权。1969年3月,西德政府通过了《关于德意志图书馆的法令》,给予法兰克福的德意志图书馆以国家图书馆法律地位,成为联邦实体。根据1970年12月的《呈缴本法》,该馆正式依法接受联邦德国出版物缴送本。总之,根据1969年3月31日《关于德意志图书馆的法令》及1990年10月3日的《联邦统一法令》:德国所有的出版物,无论商业性或非商业性的都必须呈缴2册,除了传统的书本形式的出版物外,缩微品、视听资料、以及物理形式的电子出版物也包括在内。这些法律的颁布,为国家图书馆提供了法律依据,使东德莱比锡德意志图书馆和西德法兰克福德意志图书馆成为国家法定缴送本图书馆和国家书目中心。两德统一之后,尽管两馆进行合并,但法律所赋予的国家图书馆地位仍然保留着,并共同继续履行其职责。
作为藏书中心和书目信息中心,德国国家图书馆的主要任务是完整地收藏自1913年以来在德国国内出版的各种图书、音像资料和电子出版物、国外出版的德语文献、德文著作的外文译本、有关德国的外文出版物及1933至1945年间被法西斯驱逐的德国流亡者的作品并编辑文献目录。为此,莱比锡馆和法兰克福馆合并后,两馆均继续作为国家法定缴送本收藏单位,但各有所侧重。法兰克福馆重点收藏1945年以来的出版物,莱比锡馆负责收藏1913年以来的所有出版物。按照法律,德国的各出版商将首次发行的出版物在一周内需缴送两本给德国国家图书馆。该馆同时也接受瑞士和奥地利出版商自愿赠送的德语出版物。
资料的使用和管理有一定之规;出版物加工严格遵照莱比锡及法兰克福的工作系统以保证馆藏完整及服务适度。此外,德意志图书与文献博物馆、流亡文献博物馆和安妮-弗兰克-肖图书馆坐落在传统资料丰富的莱比锡图书馆内;缅因河畔的法兰克福负责开发信息与通讯基础设施,这包括管理中央数据库。法兰克福中心还负责生产、销售和征订国家书目。2000年6月1日德国图书馆研究院将编目代码领域的标准规范工作转移给德国国家图书馆,新的图书馆标准办公室成为该馆的一个部门。
在业务方面,合并后的两馆有所分工。法兰克福馆负责开发信息与通讯基础设施,包括管理中央数据库,进行数据加工、书目生产、标准化工作和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此外,1933-1945年德国流亡档案由法兰克福馆收藏。莱比锡馆重点发展图书保护技术并且是图书印刷史研究中心,那里设有德意志图书与文献博物馆、1933-1945年流亡文献博物馆和安妮-弗兰克-肖-图书馆,安妮-弗兰克-肖-图书馆1992年正式对外开放。德国柏林音乐图书馆则负责对印刷型和录制的音乐作品进行加工和编制书目,1991年该馆兼并了德国作曲家与音乐研究家协会的音乐信息中心。
两德统一后,根据1990年9月23日的联邦统一法令,柏林国立普鲁士文化基金会图书馆由原设在东柏林的德国国家图书馆和西柏林的国立普鲁士文化遗产图书馆合并而成,两馆前身为普鲁士国家图书馆。是欧洲最古老、馆藏最丰富、最有影响的图书馆之一。其历史可追溯到1661年F·威廉建立的选帝侯图书馆。它是由勃兰登堡选帝侯F·威廉直接领导建立的私人图书馆发展起来的,1699年开始实行法定注册呈缴本制度。1701年易名为国王图书馆。19世纪70年代随着德国政治上的统一,更名为德意志帝国图书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改名为普鲁士国家图书馆,1939年藏书约300万册,成为欧洲第三大图书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避免空袭,该馆约有170万册藏书疏散到德国西部,其余疏散到东部。馆舍毁于战火,被炸毁和散失的藏书达10多万册。
柏林国家图书馆自1661年成立以来,陆续收藏了很多来自中国的珍贵图书,近年来更是与中国交流频繁、联系密切。,柏林国家图书馆馆藏丰富,在古籍保护方面更是世界闻名,在中德文化交流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目录:
德国柏林图书馆藏汉籍(第一辑)
對音輯字 2卷 (殘, 存卷下), 1890
嶺南逸史10 卷, 28 回, 1812
帳中秘巻 20巻, 18XX
樂古堂校訂正韻分章分節四書正文 論語 2卷
欽定金史語解 12卷, 1782
欽定宗室淸文王功續表傳 12卷
渾蓋通憲圖説 2 卷 (存下卷), 1607
滿洲姓氏族譜輯要
保赤全書 2巻, 16XX-1867
崇道堂羅傳烈通書, 1831
初等小學堂四年完全科國文教科書, 1911
初等小學用最新國文教科書, 1910
初等小學用最新中國歷史教科書 4卷, 1910
大清嘉慶七年嵗次壬戌時憲書, 1802
大清全書 14卷, 1683
大全通書道光四年, 1824
高等小學用最新中國歷史教科書 4卷, 1910
古今茶道全書 5巻, 1694
好德書齋 平旦鐘聲 2卷, 1806
湖北初等鄉土歷史教科書 第1冊 (江夏縣), 1906
湖北武學, 1900
巨經堂大全通書道光九年, 1829
普通應用尺牘教本 2卷, 1907
清文彙書 12卷, 1751
全人矩矱 4卷、 首末各1卷, 1800
三藩紀事本末 4卷
薬方全書 1冊, 1784
天鏡明鑑 2卷, 1826
万宝全書 13巻, 18XX
昔時賢文
熙朝新語 16卷, 1820
西洋朝貢典錄 3卷, 1890
新刻官話彚解便覽 3卷 末附 應酧用算法 1卷, 1794
新刻京臺公餘勝覽國色天香 10卷
新刻天如張先生精選石渠彚要萬寶全書 32卷, 1758
新增合參時辰通書, 1829
訓俗遺規 4卷, 1766
幽溪別志 16卷, 1644
幽溪文集 12卷 [加無卷次附卷], 1893
玉歷鈔傳警世, 1814
增廣覺世編 2卷, 潘子璜 邱先德 撰 1828
增補藥性雷公炮製 8 卷, 1714
說文提要, 陳建侯 撰1873
振賢堂詳訂古文評註全集 10卷, 1797
忠孝節義二度梅全傳6 卷, 40 回, 繡像, 1797
亟齋居士 達生編 2 卷, 1826
閩省水師各標鎮協營戰哨船隻圖說, 1730-1800
陳子性家藏書 12卷, 首1卷, 1800
德国柏林图书馆藏汉籍(第二辑)
兩廣鹽法志 24卷 1762
國史館, 逆臣傳 4卷, 190X
國史館, 貳臣傳 12卷, 190X
廣輿記 24 卷, 1650
欽定勦捕臨清逆匪紀畧 16卷, 1774
滿漢初學清語
滿漢類書全集 32卷, 1700
監本書經 4卷, 1786
監本春秋全文 12卷, 1806
監本詩經全文 5卷
本經逢原 4 卷, 1719
初等小學堂五年完全科國文教科書 (副本), 1909
春申江之新笑談 4卷, 1906
鼎雕徽郡原板合併大觀本草炮製 6 卷 (存卷 1 至 3), 1573
官話指南 4卷, 1881
国史略 8巻, 1868
合璧古文 16卷 (殘), 1851
淮軍平捻記 12卷, 1862
皇朝藩部要略 18卷 附 皇朝藩部世系表 4卷, 1884
芥子園畫傳 [初集] 5卷
芥子園繪像第七才子書6 卷, 1735
靖逆記 6卷, 1821
救世我主耶穌新遺詔書 (俱從本文譯述) 4 卷, 1826
秘錄雜症痘疹藥性主治合參 12 卷, 首 1 卷, 1702
苗防備覽 22卷, 1843
日記故事 5卷, 1688
三省邊防備覽 18卷, 1830
山海經 18卷 前附 山海經圖 5卷
世德堂古文典義解 6 卷, 1687
詩經增訂旁訓 4卷, 1796
鐫玉茗堂批點殘唐五代史演義傅6 卷, 60 回, 1783
馮氏錦囊秘錄雜症大小合參 20 卷, 首 2 卷, 1702
德国柏林图书馆藏汉籍(第三辑)
東醫寶鑑 23 卷, 目錄 2 卷, 1766 Part 1.rar (562.88MB)
東醫寶鑑 23 卷, 目錄 2 卷, 1766 Part 3.rar (598.51MB)
東醫寶鑑 23 卷, 目錄 2 卷, 1766 Part 2.rar (616.22MB)
東醫寶鑑 23 卷, 目錄 2 卷, 1766 Part 4.rar (569.5MB)
東醫寶鑑 23 卷, 目錄 2 卷, 1766 Part 5.rar (23.9MB)
新刻全像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 20 卷, 100 回, 1597
放翁逸槀 2卷, 1628.rar
胡文忠公政書 14卷, 1885
書經增訂旁訓 4卷, 1796.
新編直指筭法統宗 12 卷, 1832.
四雪草堂重訂通俗隋唐演義20 卷, 100 回, 繡像, 1802
胡文忠公政書 14卷, 1885
霆軍紀略 16卷, 1882
書經增訂旁訓 4卷, 1782.
新刊太醫院校正圖注指南八十一難經 4 卷, 1573.
通鑑釋文辯誤 12卷, 16XX.
倭人物画譜 前編3巻後編3巻, 1846.
性理精義 李光地撰 12卷
新定三禮圖 20 卷, 1676.
霆軍紀略 16卷, 1882
四雪草堂重訂通俗隋唐演義20 卷, 100 回, 繡像, 1802
新刻全像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 20 卷, 100 回, 1597
洗冤錄 4 卷, 1777.
先天易數4卷.
四雪草堂重訂通俗隋唐演義20 卷, 100 回, 繡像, 1802
性命圭旨4卷、首卷, 1670.
素園石譜 4巻, 17XX.
新刻分章音釋玉堂大魁易經正文 4卷, 1666.
新刻全像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 20 卷, 100 回, 1597
新刻全像演義三國志傳 20 卷, 1684.
性理精義 李光地撰 12卷 Part 2.
洋防輯要 嚴如熤 撰 24卷, 182X
諸職人物画譜 1冊, 1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