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默文集12卷+续集3卷(全15册,全集12卷缺第9卷)电子版
作者:楚默 著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2008年05月
格式:PDG高清 容量:300.00MB
《楚默文集(共12册)》是古人对古诗的研究心得,这种研究心得往往只是三语两语的描绘,文字倒是很优美,但没有分析的过程,看了使人摸不着头脑。故读各种诗话往往如堕五里雾中,甚至可以说很少收获。这或是我的悟性不足之故。所以,开始的几篇心得文章,幼稚得很,且缺乏个人所见,只好束之高阁。八十年代初,钱钟书的《谈艺录》出版了,我读后茅塞顿开,原来诗是应该这样读的!特别是《神韵》《说圆》诸篇,让我深刻反省过去读诗的方法,而此时,对西方诗论文论、美学的兴趣使我开阔了眼界,于是试着用新的方法来研究古典诗论。当我用解释学、接受美学的理论重新审视历来缠夹不清的“意境”时,竟觉得意境变得很好理解。八十年代中后期起,我阅读了相当多的西方美学、诗学著作。
《楚默文集续集(套装共3册)》包括:《楚默文集续集(上):陈老莲研究》、《楚默文集续集(中):陈老莲研究》、《楚默文集续集(下):陈老莲研究》。《楚默文集续集(套装共3册)》内容简介:作过的几个个案研究,如倪云林、黄庭坚、杨维桢,都是一生坎坷之人。这一次写的陈洪绶也是这种命途多舛、穷困潦倒之人。更为可悲的是,陈洪绶身上被人泼了更多的污水,在一般人的眼中,他不过是个嗜酒如命又离不开女人的狂人。我为学术界感到悲哀。
楚默,原名盛东涛。1946年2月生于上海崇明,先后毕业于上海市崇明中学、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著名的诗学、美学、美术史论学者。著有560万字《楚默文集》(十二卷 上海三联出版社),《楚默文集续集》(三卷)及其他各类著作20余种,曾为《中国书法全集》第45( 鲜于枢、 张雨卷)、46(康里蘷蘷、 杨维桢、 倪瓒卷)、47(元代名家)、52( 王守仁、 唐寅、 莫是龙、 邢侗、 陈继儒卷)卷及明代名家卷(58\59\60三卷)(荣宝斋出版社)共七卷的分卷主编。在第二届、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评选中,两次获得理论二等奖。另出版有《楚默画集》。
楚默是研究文学的,却以《书法意境论》在书法界一炮打响,又在《中国书法》发表了《书法本体论》,极为充分地展示了文艺学与艺术哲学的功力与睿见。
他不仅纯熟地运用中国古典文艺理论阐释书法,而且准确、贴切地运用西方现代解释学、接受美学、格式塔心理学等思想介入书学探索,为书坛所侧目。
楚默先生参加了《中国书法全集》的编撰工作,他对书法创作主体、书法家身世、行为、思想的研究,又使可见他的历史学修养与睿见。
在书法史的研究中,楚默先生也看重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但他更重于在艺术内在的精神现象的分析,而不仅止步于考据的精巧。他说:“书法艺术的精神在书法的形相之上,广而且大,深邃无边,难以究底,故主体不参与其中,与目见之形相对话、相契,则书法之精神永远与你无缘。
在书史研究上接受编辑《中国书法全集》(7卷)、《黄庭坚艺术论》及多篇史学研究文章;在美学上著有《书法解释学》《书法形式美学》等。不仅填补了元明许多书史研究空白点,还创建性地运用西方现代语言分析初步构筑起自己的书法美学体系。
他出的书还有:《倪云林研究》、《中国古代画论研究》、《书法解释学》,《楚默书学论集》、《古典诗论研究》!
盛老师舍弃了高额的聘请,舍弃了留京的荣耀,舍弃了别人求之不得的许许多多的眼前功利。守住,淡定,一门深入。正如庄子所谓的“淡然无极,众美从之”。所谓淡定,是一种充满生命精神力量和尊贵高尚的人格境界。它以宇宙本原的精神,把我们从世俗的明争暗斗、私欲功利中解救出来,同时也使我们有足够的力量去承受一个个世俗的大大小小的吃亏、嘲讽、打击等考验,毫不动心地面对世俗争斗中的众生相,漠然恬淡,精神内守,潜心走自己认定的道路。盛老师正是这样一种在淡定中不断提升和完善着自己的人。
古典诗论研究(一)
序
孔子的诗学思想新探
孟子的解诗法:“以意逆志”说
《诗·大序》的诗学思想
钟嵘的诗歌批评标准
陈子昂的“风骨”与“兴寄”
杜甫诗论与诗艺
《诗式》的意境理论
白居易的讽谕诗理论
司空图的《诗品》及诗论
苏轼诗论:形神论、自然论、枯淡论
黄庭坚“点铁成金”“夺胎换骨”的诗歌理论
范温论书画之韵与诗文之韵
情真、味长、气胜——张戒的诗学理论
陆游的“功夫在诗外”论
杨万里诗论
姜夔的“见乎诗”与“无见乎诗”
《沧浪诗话》:别材、兴趣、妙悟
辞达理顺——王若虚的诗学思想
“学至于无学”——元好问的诗学观
无迹之迹诗始神——戴表元的诗论
刘将孙论诗的情感与语言
杨维桢“古学府”的诗学思想
论诗取声最得要领——李东阳诗论
李梦阳的复古与拟议变化
何景明“舍筏登岸”的复古主义
杨慎诗论:人人有诗,代代有诗
谢榛诗论
师心纵横不傍门户——徐渭的诗学理论
袁宏道诗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陆时雍论韵的生成及形态
王夫之的“情景”理论探索
《原诗》:诗的客体与主体——叶燮的诗学思想
王士祯的“神韵说”
沈德潜的“格调说”
翁方纲的“肌理说”
袁枚的“性灵说”:诗不可无我
叔本华的抒情诗理论与王国维的“境界说”
后记
古典诗论研究(二)
古典诗论研究(三)
古典诗论研究(四)
古典诗论研究(五)
古典诗论研究(六)
古典诗论研究(七)
古典诗论研究(八)
古典诗论研究(九)
古典诗论研究(十)
古典诗论研究(十一)
古典诗论研究(十二)